回憶起當初背井離鄉,踏上創業之路的場景,王均金說,離家出去闖蕩這個決定,在那個時代的溫州是非常自然的。“在當地,只要有一點本事的,都想當老板,都要出去闖一闖,哪怕闖了之后干不成,再回來好好干”。
均瑤集團總裁王鈞豪曾表示,對于民資可以進入的行業,仍然存在所謂的“玻璃門”和“彈簧門”,“我現在最急切的就是把這些門拆掉,把門框都拿掉,真正拆徹底一點。”
提及吉祥航空的發展戰略定位,王均金的態度是步步為營。他透露,目前公司的上市正在走流程,“上市對一個航空公司來說,在擴大規模,降低負債率,增強抗風險能力,增強實力方面都有一定的意義。”
面臨與實力雄厚的三大國有航空公司的競爭,王均金心里清楚,在規模上,吉祥航空并不占優勢,要在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必須靠“智取”,必須做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目前,該公司的目標客戶群是針對公商務、商務休閑與白領的細分市場,“從現在看我們定位還是比較準確,我們航線的輻射也是按這個角度輻射的。”
媒體眼中的三兄弟,有著迥然不同的個性。老大王均瑤張揚,老二王均金沉穩,老三王鈞豪活潑。不過,也有當地老鄉回憶,其實在三兄弟中,在兒時,王均金是最調皮的。
說到自己的經營風格,王均金用“保守”二字來形容。“我是比較保守的,”王均金說,“我覺得做企業,第一就是要持續、穩健,在什么情況下都能夠抗風險,所以不要急,不要太多。這個是我的一個風格。”
他一直強調,企業做得長比做得大更為重要。“所以我們在經常測試自己:如果現在像去年那樣金融形勢不好,或者市場經濟不好,以后更不好的時候,你能活得怎么樣?”
在生活方面,長兄因勞累過度而英年早逝,讓他意識到健康的重要。“自己首先要追求,努力活百歲,活不了百歲,活不了百歲也要盡可能活長,所以健康上很重要。”
高爾夫和太極拳是他解乏的方式。王均金笑著說,打高爾夫球,自己堅持得多,而太極拳則斷斷續續,“但是有時候累了也會拿起來練一練,能夠解乏,能夠提神,偶爾還能夠解酒。”
無論是企業的“百年老店”目標,還是活百歲的個人目標,其實都與心態有關。“要有足夠的心理不斷地修養,不斷修煉自己,改變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這一點要不斷完善。”
在提及下一代的培養方面,王均金不強求他們也延續經商的軌跡,而是會根據每個孩子的個性和特點來發展,“有一些喜歡文學類的,或者是藝術類的,或者是其他類的等等,就根據他的發展情況來定。”
不過,由于三兄弟的孩子里都有男孩,并且受到了比較好的教育,對于以后“接班人”的話題,王均金稱,集團在梯隊建設上“也不是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