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譽為“天之驕子”、“社會精英”的大學生如今開始淪為“待業青年”、“啃老”一族。據《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在2011年畢業的大學生中,有近57萬人處于失業狀態,10多萬人選擇“啃老”。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80萬人,畢業人數再創新高,大學生將面臨越來越激烈的求職競爭。
一部分大學生寒窗數載,懷揣文憑卻找不到謀生的“飯碗”;而對于已經找到工作的大學生,有數據顯示,他們對工作的滿意度只有47%。《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02—2012)》顯示,2011年,我國中高等職業學校在校生總數超過3000萬人,依托學校和教育機構開展的各類培訓達6000多萬人次。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尋求在傳統教育之外汲取“一技之長”,數據表明,職業教育被視為促進求職就業的最佳選擇。
大學生擺脫“啃老” 職教破求職“關卡”
事實上大學生群體并不愿意被扣上“啃老”標簽,他們希望在職業發展中獲得經濟獨立和被認可的滿足感。要突破求職“關卡”,大學生們必須意識到橫亙在面前的種種困境: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絕非大學生單方面的原因,而是大學生本身、企業和學校教育多方面共同造成的社會性問題。
調查顯示,半數以上大學生沒有參加社會實踐的經歷。“沒有經驗”成了大學生求職被拒之門外的理由;而企業方招聘人才,除了學歷文憑,工作經驗和專業能力成為首要條件。對于沒有經驗的新人,企業不想花費時間和金錢培養,直接限制了大學生的求職就業狀況。
大學生求職難另一不可忽視的原因在于,高校教育只注重理論教學,不講究個性化培養,很少進行通用技能培訓。傳統教學方式導致大學生進入工作崗位無法適應,與職業要求存在巨大差距。
傳統教育對實踐技能和學生職業規劃的缺失限制了大學生求職就業,而目前國內職業教育針對大學生群體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技能”和“經驗”培訓補充了傳統教育和人才自身的諸多不足。北大青鳥集團總裁、北大青鳥APTECH CEO初育國表示,“就業是民生之本。職業教育能夠更好地促進就業。”《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02—2012)》也顯示,專業性人才嚴重缺失的背景下,職業院校的畢業生備受青睞。
IT職業教育火爆 市場導向促就業
“大學生求職難”和“企業求賢難”是當前對立存在的兩種狀態,人才結構與市場需求嚴重失衡。職業教育培訓敏銳地抓住了人才和市場雙重需求,以連續多年90%以上的就業率深得大學生群體信賴。而隨著社會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社會各行業對IT技術的依賴不斷升溫,職教行業由此細分出IT職業教育。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IT企業人才缺口巨大,每年有50萬工作崗位亟缺相應的高素質人才。在就業形勢愈演愈烈的今天,IT職業教育被急需工作的大學生看重,通過專業培訓,達到了就業和薪酬都非常可觀的狀態。
為何IT職業教育有如此魔力,究其原因,獨特的教學模式和立足市場需求是其亮點。作為IT職業教育的先行者,北大青鳥APTECH正是通過“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理念,吸引了眾多大學生通過IT教育培訓走上職業之路。
為解決大學生就業的種種困擾,憑借對市場和人才定位的敏銳洞察力,北大青鳥APTECH 2011年針對大學生推出“學士后”課程。課程根據IT產業發展趨勢和熱點崗位需求設置,以“逆向式課程設計模式”,圍繞用人企業實際需求進行深入調研,課程的知識結構直接還原企業需求,以真實的案例經驗和職場體驗提升大學生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經驗”,這無疑成為了大學生就業求職的“殺手锏”。
就業體系立體完善 多舉并施保發展
IT職業教育多以就業為導向,通過實用課程培訓服務學員固然重要,但市場動態常變常新,教育培訓機構還應該時刻關注市場就業需求,保障學員的就業前景。對于北大青鳥APTECH來說,為學員建立立體完善的就業服務體系是保障學員職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北大青鳥APTECH 以“企業聯合就業”和“在線就業平臺”線下線上 “雙輪驅動”,構成了特有的“終身就業服務保障體系”。這套人性化的就業服務體系深得學員歡迎,既幫助學員獲得專業技能提升,也保障了學員在職業生涯中獲得清晰的發展方向。
市場經濟背景下,滿足人才和企業的雙重需求是教育培訓機構的生存準則。北大青鳥APTECH重視“有效對接企業需求”,更貼近企業發展脈搏,與百度、華為、中軟等多家企業聯合,形成“企業聯合就業”模式。這種“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為北大青鳥APTECH贏得更多企業資源的同時,也為學員增加了更多就業選擇。
“在線就業平臺”作為北大青鳥APTECH“終身就業服務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匯集了眾多企業招聘信息和學員個人求職信息。學員可以通過在線平臺獲取最新的就業服務信息,包括經驗技術分享、企業招聘信息、職業規劃指導等。此外,就業平臺還為學員免費提供最新的培訓課程,大大增強了教育的延展性。
據相關機構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IT產業將保持15%以上的復合增長率。IT行業大發展前景好,北大青鳥APTECH作為國內IT職業教育行業的領軍企業,極大地發揮了IT職業教育 “跳板”作用,把“培訓”深化到了“就業”層面上,為大學生職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更為整個教育行業注入了新鮮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