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不離講臺 向?qū)W生公布手機號 承諾每條短信必回復
學生愛戴校長稱其“孔哥”
理想是辦一所不收學費的大學
昨天上午,孔建益給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yè)1105和1106班的79名學生上了本學期《機械原理》的最后一堂課。
課后,孔建益還向?qū)W生們道歉。“這學期我的事務工作比較繁忙,有幾次上課沒能親自前來,而是找其他老師幫我代課,還請大家多多原諒。”孔建益一番誠懇的表白,贏得了學生們的掌聲。
“我的電話24小時開機,歡迎大家與我交流或反映問題。”下課前,孔建益再次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并向所有學生承諾,學生給他發(fā)的短信,他必看必回。
備課上課親力親為
孔建益的教學助手、武科大機械與自動化學院講師劉懷廣告訴記者,孔校長這學期的《機械原理》課程,總共40個學時,每周二、周四上午上課。無論是備課、上課還是批改作業(yè)都是孔校長自己動手,即使平時工作再忙,每周也會抽出至少一天的時間到教研室與其他任課老師交流。
機工1106班的學生李穎說:“進大學以前,以為大學校長只有在每學期的開學典禮和畢業(yè)典禮上才能見到,沒想到現(xiàn)在每周都能見到他。其他班的同學也很羨慕我們班上有校長授課的待遇。”
孔哥’上課很認真,絕對不是‘玩票’。” 孔建益所帶的機工1105、06兩個班的學生普遍認為,孔校長上課雖然借助多媒體教學,但每節(jié)課都會堅持在黑板上板書,寫字、畫圖一絲不茍,還將自己的手機號向全體同學公布,大家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給他發(fā)短信。有的學生甚至失戀了也發(fā)短信“傾訴”,孔校長都會認真回復。“孔校長和我們沒有距離感,像朋友一樣親切,我們在私底下稱他為‘孔哥’。”
理想是辦一所不收學費的大學
今年52歲,曾在德國留學 (微博) 攻讀博士學位的孔建益特別推崇國外大學的教育方式。在昨天的課堂上,孔建益說:“國外的一些大學,老師們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對老師的依賴程度不像國內(nèi)學生這么強。”
孔建益出生在江西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讀本科、研究生包括在德國留學期間,沒有交過學費,在學校的所有開支全靠助學金和獎學金。“本科生一學年的學費在5000元左右,雖然這些錢不夠?qū)W校的培養(yǎng)成本,但對于一個農(nóng)村家庭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我的最大理想是辦一所不向?qū)W生收學費的大學。”孔建益說。
低調(diào)、踏實、認真、理想主義者……談起孔校長,武科大的老師們紛紛給他貼上了這些標簽。武科大理學院的一名老師說,每次從青山校區(qū)趕到黃家湖校區(qū)給本科生上課,孔校長都和其他老師一樣排隊乘坐校車,有時車上人多,他還主動讓座給年紀大的老師。“給本科生上課是一件勞神費力的事情,校長剛上任的時候還是滿頭黑發(fā),現(xiàn)在多了好多白頭發(fā),他是我們所有老師的榜樣。”該校人文學院的梅老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