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白富美、仰慕高富帥,渴望活得小資,當一份工作不能滿足這種需求,頻繁跳槽成為他們追逐夢想的一種方式。懷揣小資夢,以“屌絲”自嘲,這就是絕大部分職場90后的現狀。
作為“甲方”的HR們,雖然抱怨90后浮躁、對未來認識不清、吃苦精神不夠,但是面對90后作為職場新生代主角的現狀,讓他們又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留住90后那顆“不羈”的心。
調查
90后:不愿意下車間 想有“體面”工作
“去年我們來了二十多人,現在就只剩下我們兩人了。”陳同學是桂林一所大專院校的畢業生,去年一幫同學知道要來美的工作實習時都意氣風發,但現在絕大部分同伴熬不住離開了。據陳同學介紹,他目前在美的微電機事業部負責招聘的工作。“我們學的是技術,同學走的原因就是覺得目前的工作環境與自己設想的落差太大,不能接受。”陳同學告訴記者,作為90后,他和朋友們一樣,定位相對偏高,最看重的是發展空間,希望自己能夠有獨當一面的崗位,而且不想下車間。
“最初有不少同學都和我一樣,本來想著在車間先辛苦幾年,再找機會轉管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難有人堅持住。”陳同學告訴記者,下車間的同學們都走了,他因偶然的機會借調,留在了人力資源部,而另外一名留下來的同學也不是在車間的崗位。
據了解,在美的微電機事業部,90后員工占到員工總數的40%~50%。“90后的流動量非常大,很多員工兩三個月就走人,待上一年在我們那就是老員工了。”美的微電機事業部的HR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美的待上一年就有工齡工資、住房津貼,但這些福利待遇仍然留不住他們。“90后認為在車間工作比較辛苦,他們不滿足于現狀,想嘗試更多,了解更多。”
企業:員工關系專員成新熱門崗位
職業經理人李先生告訴記者,他的下屬中有不少是90后,在管理的時候經常會遭遇90后員工堅持個人意見,不愿聽別人意見的情況。在李先生看來,90后其實并不懶惰,對喜歡的事情他們熬得住。
“90后員工頻繁跳槽,很多企業都搞不明白為什么,為了加強企業對90后員工的管理,現在很多企業都開始設置員工關系專員崗位,有些企業甚至直接招聘心理咨詢師。”據資深人力資源專家孫甲震介紹,以前佛山的個別企業有設置這個崗位,但那時的主要職責是處理員工的勞資糾紛,而現在的員工關系專員被賦予更多內容,這個職位主要負責員工意見搜集、匯報、追蹤及改善,幫員工釋放壓力,進行心理咨詢和輔導等其它例行性工作。
孫甲震認為,員工關系對于企業的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一個積極向上的員工關系可以留住優秀的員工,增強員工對于企業的向心力和忠誠度,從而提升公司的績效。他預測,隨著用工矛盾的凸顯,特別是市場經濟的完善,在未來企業將屢見不鮮,員工關系專員甚至將成為每個企業的必備人事編制。
【分析建議】
90后要有“歸零”心態 實際定位人生
在職場上,90后的就業形態被專家比喻為“漂浮在天空中的水汽”。在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喜平看來,作為消費時代的產物,90后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導致目前90后就業現狀的主要原因。
張喜平認為,90后的求職者們走向職場時,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心態,他們能不能擺脫原有的那種“受寵”的心理、更平和地面對同事和領導很關鍵。他強調,90后畢業生要有“歸零”的心態,放下家庭和以往的優越條件,想法務實些,工作刻苦些,職業規劃和目標清晰些才能順暢地融入社會,在職場中會走得更好。他希望90后能更加實際地定位自己的人生,千萬不要在各個行業和各個崗位之間無邏輯地亂跳,免得陷入越跳越貶值的怪圈。
“企業應該主動去適應職場新生代的變化,而不是只一味追求成本管理。”張喜平說,目前企業單靠設置一個關系專員的崗位,是不能緩解目前職場供需矛盾的,只有雙方相互“體諒”,企業多進行人文管理投資,才能改變目前尷尬的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