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專業披上“花衣服” 地理系起了個洋氣名
傳統學科換個“馬甲”攬生源
記者發現,不僅中文專業,像其他一些傳統的基礎學科,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過去曾經輝煌,如今比較“迷茫”。為了適應潮流,提高招生率,他們想出不少辦法:比如改名稱,增加時髦專業,還有的高校干脆直接將其撤銷。
專業改名跟著時代走
武大文學院增加的人文科學實驗班,打通文史哲,培養復合型人才,是人才培養的試點,也是文學院為了發展自謀出路。
武大歷史學院和哲學學院則分別增加了一個基地班,哲學學院還增加了一個國學實驗班。這些基地班、實驗班的過半學生具有保研資格,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考生報考。
魯東大學等高校則將歷史系改為歷史與社會系,在名稱中增加“社會”二字,反映出了歷史系的無奈,但同時也透露出了這樣的信息:到該系就讀,不僅僅只學習過往的內容,還讓專業設置與社會、與時代緊密結合,自然可以吸引一部分考生和家長報考。
數學被稱為“學科之王”,然而近些年來,真正潛心學數學的學生也不多了。招生的壓力,逼著高校的數學專業改換名稱。
武大數學與統計學院屢屢改名,1998年改稱“數學科學學院”,1999年改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2001年1月,四校合并后的新武漢大學(微博 招生辦
【ESI世界排名武大化學學科居第97位】11月1日公布的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簡稱ESI)顯示,武漢大學化學學科在進入本學科前1% 排名的1111個單位中,位居第97名。這是該學科首次進入前100名,也是我校第一個進入前100名的學科。http://url.cn/NCjxJ8 更多 )將其改名為“數學與統計學院”,其設置的專業也越來越與社會接軌,名稱也越來越有時代氣息,比如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金融數學專業等。
華中師范大學(招生辦)等高校將數學學院改為數學與統計學學院,云南民族大學等高校則將數學學院改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數學專業穿了件“花衣服”
記者梳理發現,對于一些傳統的基礎學科改名,是許多高校的共同現象。
信息與計算科學,是個什么專業?它不屬于計算機類專業,而是數學專業。
有趣的是,數學與計算科學專業,曾在網上爆紅。在某知名論壇上曾有一個紅極一時的帖子——《中國大學騙人專業一覽》揭下了一些“唬人”專業的馬甲,其中就包括數學系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由于專業名稱似是而非,不少是學生填報時,以為填報的是計算機專業,結果進校后才發現竟然是披了件“花衣服”的數學類專業。
同樣改名還有設置時間不長的對外漢語專業。該專業是中國經濟開始影響全球后,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想學習中文,甚至將中文作為第二外語,目前,全國共有120多所高校開設該專業。然而,由于專業開設得太多,就業率開始下滑,招生形勢也嚴峻起來。去年,南京大學(招生辦)將“對外漢語”調整為“漢語國際教育”。今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招生辦)、哈爾濱理工大學、揚州大學不約而同地將對外漢語專業改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地理系”去哪里了
近十年來,高校的地理系似乎一夜之間消失了。其實,它并未消失,而是改名了。它現在有了個洋氣的名字“資源環境學院”、“城市與資源學院”或“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2002年,北京大學正式將地理系改為環境學院,如今叫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全國有10多所高校的地理系不約而同地先后改名。
對于有些棘手的基礎學科專業,有些高校干脆直接關門大吉。2010年,中央民族大學撤銷了古典文獻專業,2011年又撤銷了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等兩個專業。從2010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高校撤銷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