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材小用”型:1300名研究生應聘賣豬肉
“年薪8萬—10萬,只招研究生,不限專業,不限性別,職業:賣豬肉,招聘名額:30名”這樣的招聘條件,會有多少人前去應聘?答案是:1300名!
然而,要想從1300人中脫穎而出,上崗去賣豬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據介紹,從投遞簡歷到最終錄取,求職者需要在長達兩個月的考察期,經歷集體面試、分組辯論賽、和公司高管“單挑”、進入豬肉檔進行三天實操、人力資源軟件測評等多重“門檻”;公司高管還將在此過程中或明或暗地對求職者進行多方考察。
當“北大學子賣豬肉”漸漸被人們淡忘的時候,這條新聞的出現再一次豐富了人們的談資,只不過,這次的主角由一個人換成了“一群人”,而我們在說起的時候,也不得不承認,金融危機給大學生就業帶來的影響的確不小。
大學畢業當影樓哄逗阿姨
幼師畢業的李小姐為自己找了個新鮮的職業——哄逗阿姨,就是專門在大中型影樓中跟攝影師配合,負責哄孩子,讓他們開心地拍照。
小李說,這是自己在影樓實習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商機,現在做哄逗阿姨的一般都有大學學歷,影樓也都優先考慮跟有幼師學歷的人合作,因為跟孩子交流起來不費力。
小李的意外發現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肯定,一家影樓的客戶負責人就表示,哄逗阿姨確實已經成為兒童攝影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大型以及高檔兒童影樓,都配備了哄逗阿姨。從店內的工作安排來看,每個阿姨的月薪能達到2000元以上。
復旦畢業生母校門口賣盒飯
復旦新聞系04級本科畢業生小趙,曾經的沈陽少年。14歲時被教練選中來到上海閔行區少體校練田徑。17歲時成為國家一級運動員。次年9月,入讀復旦新聞系。如今,已是兩家飯店的小老板。但每個中午,他還是復旦保安口中那個“賣盒飯的年輕人”。
對于自己的選擇,小趙算過一筆賬:一個月房租1500元。交通費用300元,水電費200元,吃飯就算是吃蓋澆飯也要10元錢,再加上夜宵,每天大概要35元,這樣一個月是1000元,再買點飲料和煙要500元,另外加上電話費用。一個月估計4000元錢還不夠。如果我出來自己做,賣賣盒飯,再做點游泳教練之類的兼職,一個月也能賺到1萬元,多少也算是個主管的級別了。最重要,是自己的時間可以自己去支配,自由!而說起更加遙遠的未來,小趙還有更大的理想,“我想在40歲之前,能夠在海南、大連擁有兩幢自己的酒店式公寓。”
對于小趙的選擇,他的師弟師妹們也曾經討論得熱火朝天,有人羨慕有人鄙視,但終于還是歸于平靜,因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