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垮掉的一代”到“有個性惹人愛”,企業對90后員工的態度在不斷改變。90后也在用實際行動為自己正名:他們在互聯網的陪伴下成長,有理想有朝氣;他們享受了改革開放的紅利,有闖勁敢拼搏。企業對這樣的90后很饑渴,招聘不僅要會賣萌還要拼情懷,如何留住90后,也成為企業最大的課題。選擇工作“興趣至上”“鐵飯碗”從90后字典中消失 依賴、眼高手低、無追求……曾貼在90后身上的標簽正被漸漸撕去。《百度90后洞察報告》中一項針對90后的就業規劃或目前就業狀況的調研顯示,52.67%的90后會選擇現場求職,40.9%的群體傾向自主創業,僅有6.43%的人選擇當公務員。“鐵飯碗”一詞正逐漸從90后的字典中消失,聽從內心、追求夢想是他們就業的首選。雖然選擇工作時“興趣至上”,但他們又非常現實,他們清楚地明白“不是人人都是王思聰”,有能力才有話語權,學歷不再是職場利器。 日前發布的《“90后”飯碗報告》顯示,完全浸染在互聯網里的90后,總能最先發現機會,最敢嘗試各種職業。在擇業方面,90后極其實用主義,49%的人表示畢業之后想去體制內工作,其中國有企業最受歡迎,當前熱門的國家機關公務員雖然工作穩定,但并不受90后應屆生的追捧。 招聘90后有點難 “會賣萌還要拼情懷” 想將90后招入麾下并非易事,校園招聘成為各大互聯網公司搶奪90后的激烈戰場。 北京晨報記者獲悉,巨人網絡繼連續兩年推出“面試置裝費”后,今年延續溫情牌搶人策略,推出校招“畢業旅行費”,為入職畢業生提供每人5000元的畢業旅行費用獎勵,并在入職前提供為期一周的旅行假期。此外,巨人網絡還在2015年校招中特別針對應屆生創新開辟了“VP導師制”,畢業生進入公司后將根據自身專業在不同部門實習,分管不同業務的高管(總裁、副總裁)將直接擔任導師,挖掘“學員”們的潛力。經過3個月的“學員期”,導師將為每位學員綜合打分,優秀學員可以再次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重新選擇導師和部門,實現“反選”。 騰訊則將單調的校園招聘宣講會顛覆為一檔綜藝原創節目“英福倫斯秀”(Influence Liveshow),讓學生們足不出戶輕松觀看在線宣講會并且參與互動。 招聘方式也在不斷改變,不少企業開始采用微信招聘。一位企業人力資源主管透露,90后的特點是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在網絡上,并日益成為應聘的主力軍,順應人才的生活和工作習慣,更利于招聘。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消費還是職業,“興趣”都是90后的首選。面對90后,一些企業選擇顛覆以往嚴肅的宣講會,通過賣萌等其他有創意的方式吸引這個群體的注意,力求為他們留下企業負有創新精神、充滿活力的第一印象。 企業患上90后饑渴癥 “既是員工也是客戶” 多家互聯網公司高管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完成績效考核的關鍵就是招到一位90后員工。”新浪微博公關總監表示,面對最近流行的諸如EXO、華晨宇等備受90后熱捧的明星,即使是部門年紀最小的出生于1987年的員工,也感覺跟不上節奏,“我們必須擁有90后員工,才能更明白90后的用戶在想些什么。” 在8月底召開的2014互聯網大會上,360董事長周鴻祎表達了自己對于90后等新鮮力量的恐懼。“一幫50多歲的CEO領導著40歲的高管,指揮著30歲的員工,給十幾歲的孩子做產品,想想也是很可怕的事情,能不恐懼嗎?”周鴻祎表示,現在互聯網的主流人群是90后,他們代表互聯網未來的文化、品味與需求,對于這些,上一代的互聯網人并不了解。周鴻祎表示,將和潘石屹發起一個尋找90后小伙伴的活動,為互聯網輸送新鮮血液。 對90后的支持還體現在真金白銀上。IDG資本最近宣布,設立“IDG 90后基金”,規模1億美元,支持90后創業者。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表示,90后創業者的時代已經到來。
轉自《北京晨報》
更多請關注: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