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聯招聘HR公會
我們曾數次跟大家強調,管理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無論你現下是否為管理人員。時代高速發展,市場瞬息萬變,不變的只有“商業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人與人的完美配合”。下文來自EF英孚教育亞太區員工招聘和發展執行副總裁,他為我們分享了10個招聘及管理箴言,以饗讀者。
我有幸在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具活力的市場中工作,更幸運的是,我在很多快速發展的成功企業中工作過,這些的經歷都教給我一個非凡的道理:世上沒有所謂完美的商業策劃或想法,人與人的完美配合才是商業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我愿分享招聘和管理團隊的10條經驗,可以概括為幾個字:只管“人”事
因“人”而招,而非技能
大部分的企業根據應聘者的技能或學歷而招聘人,但往往也因為他們的態度問題或難以融入團隊而將其辭退。成功的企業往往具有鮮明的企業文化,能在招聘之初就判斷出應聘者能否與現有團隊良好配合,特別是在一個國際化背景的企業里,你會發現,來自不同國家和背景的成員相互合作是何等重要。
讓員工愿意為你工作
每個經理人都相當于一個品牌。在他們之中,有聰明、溫和、值得信任的,也有冷酷、嚴厲、不被信任的。優秀的經理人是那些獲得團隊支持,并能憑借自身才能和聲譽源源不斷地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團隊的人。在亞洲的企業中,員工跳槽相比其他地區更明顯,因此,對企業文化和品牌的管理對留住優秀員工有重大影響。
解雇?該出手時就出手
團隊的招聘和管理并不是精確的科學研究,因此在很多情況下,經理人需承擔起“炒人魷魚”的責任。對團隊表現、士氣或團結產生消極影響的人就必須讓其“走人”,前提是對本人來說沒那么突然——經理人需要提前為員工設定清晰的預期,要達到的目標或是秉持何種工作態度——然后準備好解釋為什么Ta的離開對公司和Ta本人都是最好的選擇。
一個員工如果不具備職位所需技能,那這個錯誤就得歸咎于招他進來的人了。從我的經驗來看,20%的能力與職位不符的人都可以被放置到公司的其他位置上,并且我也見證了許多職業互換之后所帶來的巨大成功。無論如何,在是否解雇的問題上不要猶豫不決,否則只會讓問題更棘手。
保持靈活,也要把團隊帶活
不要嘗試把“個人”塞入在組織架構里,要讓它適用于每個個體。如果有可能,干脆就不要畫什么組織架構圖。在中國這樣快速發展的經濟體中,組織或企業的發展和變化應緊隨或早于市場的變化。
與此同時,人員也在不斷發展和進化,所以應確保你的企業架構和人員具有適應這些變化和不確定性的能力。對于高級管理者來說,如果你想鼓勵團隊中的優秀人才更有上進心,那么對他們職責的描述就應更開放靈活。
以身作則
管理者自身要工作努力,然后才能期待你的團隊也一樣努力。作為團隊領導者,要么最早到,要么最晚走。當然,不要二者兼顧,因為你和你的團隊都需要有工作之外的生活。
給予并尋求反饋
我之前的上司中,曾給我較為有用的反饋的人很少,向我尋求反饋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在通常情況下,反饋是很私人的,無論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會影響接收者的情緒。大多數人不具備給予和獲得反饋的能力,也未獲得過此類培訓,更別說為此做出準備。
如果用于討論,360度評估體系或調查問卷的書面形式很有幫助;反饋的過程則應以口頭形式進行,憑過往經驗來講,最好選擇辦公場所之外的地方來進行反饋,這樣會給反饋雙方創造一個必要的開放環境。
引進明星,令其閃耀
明星人才總是具有出眾的態度、能力和表現。你要做的就是讓他們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并成為團隊中其他成員的榜樣。當你的團隊中有一個明星時,整個團隊都能因其在公司的聲譽而獲益。同時,要對這個人保持感恩之心,因為說不定十年后他就成為你的老板了呢!
親切友好,心態積極
你很可能一周花上40個小時或者更多的時間與團隊一起工作,因此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對你來說非常重要。同時,去認識辦公室之外的朋友吧,別總談工作。積極不代表樂觀,而是選擇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并獲得解決問題的“正能量”。心態積極會讓你更快樂,也會讓你在需要幫助時得到同事的支持。
創造一個競爭的工作環境
競爭能激發潛能,這一點并不只適用于體育運動。你并不想只要一個始終處在“培訓狀態”的團隊吧?因此,塑造競爭的環境對于團隊的運轉和員工表現都非常重要,但也不要指望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充滿競爭力。總而言之,多鼓勵和嘉獎那些愿意做出更多貢獻的人吧。
不斷面試新人
即使你沒有特別的職位需求,也應該不斷面試新人。打造一個人才庫并長期與其中的潛在員工保持聯系是非常必要的。因為當你需要人手的時候雖然時間緊張,但又希望有盡可能多的選擇。
在過去的10年中,我總“強迫”自己一年至少面試50個求職者,這樣做很花時間,但總是有所回報。在面試的過程中,你能得到各種不同的機會,不僅僅是獲得可能雇傭的理想員工的機會,還可能是一個洞察競爭對手的良機!
關于作者
Christophe Didion和他的團隊全面負責定義、招聘和培養人才,以滿足公司快速的業務成長。Christophe Didion畢業自法國里昂商學院并擁有注冊會計師資質 ,在中國生活了17年,精通法語,英語和中文,游刃有余的穿梭于跨文化的生活和事業之中。作為兩個小孩的父親,Christophe 也在家庭和工作中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