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面
職場人往往會斟酌簡歷的用詞,將自己打造成他們心中雇主所看好的人才形象。隨著如今員工跳槽愈發頻繁,相比花大力氣培養新人,用人單位似乎更愿意招入有經驗的熟練人士。這種偏好也影響到了職場簡歷的常用詞。
連續6年,領英統計了其全球用戶領英職業檔案中的高頻詞匯,結果發現,過去這兩年來職場人對優秀人才的認知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從積極主動到專業,職場人越來越渴望向雇主展示其在本職工作上的專業度,2016年,有半數職場人都熱衷于此。
情感詞失寵,靠炫專業吸睛成為新主流。2015年比較火的“熱情的”、“成功的”、“奉獻精神”等不能直接揭示專業素質的情感詞,已開始被舍棄。在2016年簡歷濫詞TOP10榜單中,除了“豐富的經驗”這種老一套之外,還涌現出“擅長”、“專注”、“卓越的”、“專家”、“有資質的”等與專業度有關的高頻詞匯。闖入前十的流行詞“有責任心”也說明人們開始偏好塑造能承擔重任的職業形象。
縱觀全球數據,出現頻率最高的高頻詞前三名分別是擅長、領導力和有激情。由此可見,對專業性的看重已經成為了全球職場人的共識,對于自身領導力的期望,也成為職場人對于自身職業發展最關注的焦點。另一方面,在中國簡歷庫中,除了“擅長”以外,獨具特色的一個高頻詞就是“具有創新精神”。這一詞匯的高使用率也與中國當前的雙創大環境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據倍智人才研究院《2016年應屆生能力畫像白皮書》顯示,創新意識已經成為了企業在招聘中最關注的排名第4的能力要求。
盡管職場人大可在一張A4紙上用各種好聽的詞包裝自己,但事實遠沒這么簡單。領英中國招聘負責人宣洋告訴界面,像領導力、創新精神、專業這樣的簡歷詞匯,在最早出現時,確實能看到職場人希望呈現給雇主專業的職業形象,也很可能會獲得企業的額外關注。然而到了今天,已經用濫了。“企業HR每天可能需要看400到500封簡歷,過多使用高頻詞匯反而容易造成視覺疲勞,導致信息被過濾掉。在篩選簡歷的10到15秒內,HR更希望抓取到的還是求職者的教育、就職公司、職業能力等信息是否能與招聘職位相匹配!
“能力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是表現在你的工作經歷成果的輸出上,如果只是在簡歷上反復列出自我描述型的“擅于學習”“領導力強”等詞匯,說服力明顯不高!敝偻稍兛偨浝砭凹t認為,職場人應當擺脫沉溺于簡歷流行大詞的套路,更注重個性化表達,結合自己的實戰經歷打造生動、具體、有據可循的跳槽敲門磚!耙浴瞄L’這一標準來看,相比簡單描述自己擅長某個領域,不如讓招聘者直接看到實力。比如展示過往的獲獎經歷,或從業經歷中有代表性的案例和作品等。此外,太高大上的軟性無支持描述不如來自上級或行業大咖的認可和評價,善于經營行業內口碑往往對成功跳槽起決定性作用!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