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畢業季的臨近,職場上又多了一批新生軍。不過,相比抱著厚厚一疊簡歷,一場一場跑招聘會的傳統求職方式,“90后”們更熱衷用微博、視頻等方式。
近日,記者走訪人才市場發現, 網絡求職悄然流行。
“微簡歷”正流行
隨著微博的普及,一種新穎的“微簡歷”正在迅速流行。求職者在微博中用簡短的140個字介紹、展示自己。
在勞動人才交流中心,記者遇到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生陳夢,只見她不時地觸手機屏。“我在刷微博。”她告訴記者。去年寒假期間,她就在微博上發了兩條求職信息,被轉發了近10次。雖然沒有直接吸引招聘單位,但是前不久,她又通過微博發現了一家正在招聘員工的科技公司,并立即通過微博私信發送了簡歷,目前正在等待通知。
“就當是拓寬自己的求職道路,我周圍的同學,基本上都嘗試過這樣的方式。”她說,雖然微博求職的成功幾率并不大,但是百來字的微簡歷操作起來很方便,只要有部手機,在公交車上也可以求職。
陳夢還表示,自己熱衷于網絡求職,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自己缺乏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面對招聘方一本正經的求職場面,感覺壓力特大,而通過網絡求職,令人感覺輕松。”陳夢坦言。
求職者孔先生說:“現在是網絡時代,找工作沒必要完全依賴招聘會。各個城市都有人才網,企業招聘信息一目了然,各類信息應有盡有,而且足不出戶就能從網上應聘。”
“微簡歷”要投對人
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胡小奔表示,應聘渠道的多樣化,表現了不同層次的求職者的需求。大學生作為中高層次人才,不只傾向于擠各種各樣的招聘會,更加注重信息的搜集與篩選,這既降低了招聘成本,又提高了求職成功率。而網絡上海量的招聘信息、精美的簡歷模版、便捷的投遞方式,讓“秀才”不出門,就可求得天下職。但需要提醒的是,畢業生應注意多了解用人單位的背景,跟用人單位進一步確認信息的可靠性。
“微簡歷”有直觀、明了的優點,但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招工畢竟是個慎重的過程,僅憑140字較難達成求職意向。不過,如果招聘方采取恰當的方法吸引網友眼光,微博招聘是可以起到擴大企業影響力的作用。
微博傳簡歷還要找對人。很多求職者以為把簡歷發給企業主就能得到面試的機會,其實不然。因為人事部門的領導比起老板來更能決定你的“生死大權”。所以利用“微簡歷”拓寬求職門路時,不妨給用人單位的人事主管發“微簡歷”,因其工作職能相對對口。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