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由放棄谷歌工作
27歲的奈特最近剛辭去谷歌的工作,以自由業身份為企業編寫軟件。谷歌的工作環境與員工福利眾所周知,奈特卻表示,從事自由編碼工作不僅讓他享有更多自由,還讓他增加收入,他表示,現在的收入比在谷歌時高出一倍。
奈特說:“我情愿讓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我愿意為此面對風險,不介意放棄打盹艙與零食等各種(谷歌的)員工福利。”
像奈特這樣的獨立軟件開發者,屬于“零工經濟”(GigEconomy)中的頂尖精英。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有5300萬人為自由業者,換言之,每三名就業者就有一人是自雇人士。
自2007年首個iPhone智能手機面市以來,各種各樣的手機應用軟件競相涌現,無論是冰箱、手表、服飾等各類型商品都開發各自的編碼軟件,編碼員也因此越來越吃香。
美國勞工統計局預測,2014年至2024年軟件開發市場將大幅增長17%;到2020年,美國的信息科技職位將比電腦系學生人數多出100萬個。
為解決這方面的人才短缺,許多大公司以收購小公司進行“人才收購”(acqui-hiring)。由于這種征才方式耗時且昂貴,有些企業選擇通過自由業者獵頭公司為他們物色優秀編碼員。
創業五年的自由業人力資源公司Toptal,剛成立時只招攬到25名程序員和幾個客戶。如今,Toptal所代理的編碼員數以千計(該公司拒絕提供確實數目),并為出租住宿網站Airbnb、輝瑞生物制藥(Pfizer)、摩根大通等超過2000個客戶提供服務。
Toptal對所招攬的編碼員水平嚴格把關,堅持寧缺毋濫。該公司創辦人杜瓦爾表示,在過去兩個月接到1萬5000份申請,他們只錄取了大約450人,錄取率還不到3%。
Toptal競爭對手10xManagement表示,他們承接的項目規模與性質持續擴大,在過去三年所簽署的軟件編寫合同預算金額為之前的兩倍。
自由業編碼員朗霍夫以10x公司為其代理,他現在的收入比他做全職時增加了50%。
現年39歲的朗霍夫是因為對全職工作產生倦怠感,加上想多陪伴兒子而改當自由業者。
他表示,由于企業為他們的項目投注大筆資金,編碼員所肩負的責任也就更顯重大。一般編碼項目需要花費三年才能完成,朗霍夫指10x的編碼團隊只用三個月就完成編碼工作。
另外,有多名自雇軟件開發者認為,當自由業者的好處是無須應付辦公室的官僚制度或出席各種會議,在2013年加入Toptal成為自由業者的亞當斯說:“我們只想著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生產力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