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倫敦著名的奢侈品百貨公司塞爾弗里奇,眾多亞裔顧客折扣季搶購。(圖片來源:環球網)
英國奢侈品牌Jimmy Choo從中國合作商Kutu手中收回代理權,重新制定全球統一銷售策略。寇馳(Coach)、萬寶龍(Montblanc)等品牌也在中國市場回歸直營,奢侈品品牌商與中國代理商頻頻分手,是否預示著占據1/4全球市場份額的中國奢侈品市場調整的開始?
美國科技博客網站TechCrunch日前撰文指出,硅谷風投圈目前出現了一個新趨勢——舉辦開放性的主題活動,例如高管座談會、技術討論會等等。這些風投機構精心籌劃活動擴大了參與者的范圍,目的是為風投機構所投資的初創企業拓展人脈和儲備人才。
硅谷風投新風潮:舉辦主題活動 尋找潛在投資機會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風投機構經常為它們投資的初創企業舉辦知識分享、相互學習以及與成功創業者交流的活動,例如凱鵬(Kleiner Perkins)去年舉辦的CEO峰會請來了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和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與創業者們“嘮嗑兒”,而Google旗下風投機構Google Ventures去年舉辦的CEO峰會則請來了Google創始人兼CEO謝爾蓋·布林、硅谷著名天使投資人羅恩·康韋等人,其他風投機構也會舉辦類似的CEO和創始人峰會。
但是,硅谷風投“圣地”沙丘路(Sand Hill Road)如今出現了一個新趨勢:風投機構紛紛精心籌劃并舉辦參與者更廣泛的主題活動,參與者不僅僅局限于它們投資的公司和創始人。
風投忙著辦活動
Google Ventures和Greylock最近聯合贊助了一個“產品經理碰頭會”,此次活動在Google的舊金山辦公室舉行,有大約200名產品經理參加,其中41%的人來自Google Ventures投資的企業,38%來自Greylock投資的企業,還有20%與這兩家風投機構沒有關聯。此次活動旨在讓參與者向消費科技領域的一些“產品大拿”取經,請來了Google主管移動搜索和助理業務的副總裁Johanna Wright、Facebook負責Instagram的產品主管Peter Deng等人。
凱鵬舉辦了一項名叫“從12到200”的活動,參與者既有凱鵬投資的初創企業的創始人,也有和凱鵬沒有關聯的創始人,這項活動主要關注創業者在把公司規模從12人擴大到200人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此外,凱鵬近期還將舉辦一次面向旗下和外部創業者的技術討論會,嘉賓包括Nest創始人Michael Abbott、Flipboard首席技術官Matt Rogers等人。
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日前推出了“一飲而盡”(Drinkups)系列討論活動,第一場邀請Evernote CEO菲爾·利賓(Phil Libin)等人談論產品定價策略的活動入場券已經售罄。這該系列討論活動面向紅杉資本旗下和外部的初創企業和創業者開放,但是與Google Ventures、凱鵬和Greylock等風投機構的那些活動一樣,紅杉資本對參與者進行了精心挑選。
有時候,風投機構還會圍繞特定行業籌辦開放性活動,例如Greylock即將舉辦首次專門以在線市場為主題的大會“Greymarket”,只有收到邀請的人才能參加,而發言人將包括Greylock合伙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Airbnb聯合創始人兼CEO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eBay CEO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等人。
好處:拓展人脈、儲備人才
那么,風投機構為何熱衷于舉辦活動呢?促成交易顯然是一大好處——優秀的風投機構不會在沙丘路上“守株待兔”,而精心籌劃的活動能讓它們一下子遇到很多潛在投資機會。
但是,舉辦活動的最大好處不是擴展旗下初創企業的陣容,而是增強旗下現有初創企業的實力。創始人們往往需要與其他同道中人交流信息和經驗,而組織有方的活動讓恰當的人在恰當的背景下聚在一起,無需風投合伙人幫助他們穿針引線(例如“哦!你真應該到某某地去見某某人……”),就能讓他們自發聯系起來。
創始人不但能接觸到其他創始人,還能接觸到初創企業迫切需要的一大寶貴資源——人才。舉辦這樣的活動,尤其是面向技術、產品和設計人才的活動,能有效幫助風投機構為旗下初創企業擴充潛在人才庫。紅杉資本今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和紐約市舉辦了兩次面向大學生的活動,申請成功的參與者能與Dropbox創始人兼CEO德魯·休斯頓(Drew Houston)、紅杉資本合伙人Bryan Shreier等人進行近距離交流,而紅杉資本旗下的初創企業有機會從參與者當中挑選實習生或全職員工。
有時候,風投機構舉辦的活動也會將話題延伸到硅谷之外,探討一些新的創新領域,例如: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今年5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辦了一次活動,讓政府領導人與硅谷創始人們一起討論如何以科技改變政府工作方式;A16Z今年9月舉辦了一次“學術圓桌會議”,讓投資人、科研人員和創業者們一起討論如何在機器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上更好地開展合作。
小小活動講究大
上文中提到的所有活動都有一個共性:它們都經過了精心籌劃。它們不是任何人想來就能來的“免費午餐”,規模也不會太大。大型活動能讓你收獲一大堆名片,但是更親密化的背景能讓你與人建立更深層的聯系。這些活動通常不愁沒人參加,如何挑選參與者是個很有講究的事情——要讓恰當的人聚在一起,還要讓他們感到新鮮和有價值。
當然,要釀出上乘的葡萄酒就要嚴選優質葡萄,這些活動的質量最終取決于嘉賓的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