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多數地方的職業女性通常比職業男性受教育程度更高,經驗更豐富,且工作成效更明顯,但她們的薪酬卻依然低于男性。在中國,中國的男女薪酬事實上應當大致一樣,但實際上,中國女性薪酬卻比男性低22.9%。
在世界各地,“男女薪酬差距”依然根深蒂固。總部位于日內瓦的ILO(國際勞工組織)最新發布《全球薪資報告》稱,他們調查的38個國家中,男性薪酬均比女性高。世界上多數地方的職業女性通常比職業男性受教育程度更高,經驗更豐富,且工作成效更明顯,但她們的薪酬卻依然低于男性。
調查的38個國家中,男性薪酬均比女性高
報告顯示,男女薪酬差距最大的國家是美國,男性每賺100美元,女性平均相對應的薪酬只有64.2美元。ILO指出,解釋這種差距的理由是,男性比女性更高效,受教育程度更高,經驗也比女性更豐富。
但在歐洲、俄羅斯和巴西,女性在教育程度、經驗上并不比男性差,卻依然存在薪酬差距現象。“從受教育程度、經驗及效率等因素看,受調查的26個歐洲國家的女性薪酬平均應當比男性薪酬高0.9%,但實際上她們的薪酬卻比男性低18.9%。”ILO說。
在中國,根據前述因素,中國的男女薪酬事實上應當大致一樣,但實際上,中國女性薪酬卻比男性低22.9%。
“企業高層當中男性占著絕對的優勢,這可能是拉開中國男女薪酬差距的因素之一。”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告訴記者,“同一工作環境下,女性薪酬相比男性薪酬,其實并不會相差太多。因為,現在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并不分男女,企業會給剛進去的員工,根據不同的學歷建立統一的基本收入標準,也就是我們說的底薪,這部分是不會有差距的。”
以前男女薪酬的差距可能會大點,那時候企業可能會根據工作性質以及性別來招人,但目前中國大環境是缺人,人員的流動也比較高,員工對管理制度的透明度要求很高,一旦員工因為性別問題薪水差太多的話,員工肯定會選擇離職。馮麗娟說,就目前來看,企業要找到高學歷高素質的男性比女性難,這就導致了企業很難在招聘的時候說,我想更多招男生。同時,中國女性的就業能力一直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上面,在22歲-25歲這一階段,高學歷女性的就業能力比男性更強,因為她們表現出來的環境接受度、職業技能比男性更高。過了3-5年,女性員工面臨著結婚生子等因素,在職業進取心上會和男性有一定的差距,這個時候,相比來說,男性會比女性要強。
馮麗娟同時提到,中國薪酬增速超過GDP的現象已持續了5-6年,企業的人力成本壓力很大。
ILO在報告中也指出,2013年全球年平均薪酬增速為2%,而這其中,中國以9%的薪酬增速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
此外,該組織稱,富裕國家薪資增長近乎停滯,這是企業吝嗇的結果,并非中國勞動力廉價帶來的競爭所致。
根據ILO的數據,發達國家的平均薪資自2009年以來僅增長0.4%,而同期的勞動生產力則增長5.3%。
國際勞工組織經濟學家、報告作者克里斯滕·索貝克表示,過去10年的數據表明,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工資在向發達經濟體緩慢靠攏,但平均來看,發達經濟體的工資仍是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的3倍之多,前者的月工資為3000美元,后者則是1000美元,世界平均水平為1600美元。
(濮陽人才網王偉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