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的社會熱點頗多提到“剩女”問題,很多30+單身女性被質疑,且不說如何面對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的的催促,各種社會輿論也紛至而來,婚姻從個人問題上升到社會問題。不過我依然認為這是個人的私事,不用這么大驚小怪,每個不結婚的女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也不用拿有色眼鏡來看待這件事情,純粹是個人選擇,當然也不排除有其它因素。
關于為什么未婚的問題,作為一個30+結婚的女性不典型代表,我想說幾句:對于20出頭就結婚的人,我不懷疑他們的幸福,但是對于我自己而言,我只是想先弄清楚自己的事情,希望自己首先能具備愛人的精神能力和物質能力,對家庭和婚姻有一個客觀的估計,對未來的另一半有理性的選擇,當我準備好了,他來了,自然就結婚了。我不認為婚姻會是每個人的歸宿,但是婚姻確實可以讓女性在心理幸福程度上分值更高,在面對困境的時,少一些焦慮。
回到話題,企業對于30未婚女有些疑慮也是正常的,畢竟主流的人群大多數都已經結婚,未婚女性在面對壓力和質疑的時候是否心理健康、精神脆弱、患得患失、荷爾蒙分析是否失調?是不是在自己的心里一直處在亞健康的狀態?這些都是企業需要考慮的。畢竟女性中感情動物居多,每天發朋友圈各種多愁善感的人我多少會覺得有點沒過好自己。
但是對于工作,并不會因為你的性別就區別對待。所以先要從能力上找問題,30歲女性至少工作6年了,就算應聘也應該是主管、經理的級別,所以請原諒我質疑這位朋友在專業能力上的積累是不是足夠,用了6年時間還在做基層的崗位,還在做小鮮肉也可以勝任的工作,要么是定位過低,要么是自己沒有信心去應聘更高的職位。如果此時還在初級崗位上死拼,我是老板也只會選擇小鮮肉,職場新人工資要求低,學習能力好,可塑性強,憑什么用你呢?除非你有過人之處,比如你的專業能力在某個人力資源模塊上非常精通,比如你非常擅長員工關系的維護,比如你具備非常高的情商可以處處為老板著想,不過如果你具備這些,你也完全可以提高級別競爭了。
是不是女人30+未婚就真的沒有企業敢要?未必!我有個朋友已婚未育,剛從公司準備要離開,各種電話就響個不停,紛紛邀請她過去,在面試的時候偶爾也有人問什么時候要小孩的事情,不過依然接到幾家的入職邀請。所以未婚不是理由,關鍵是你身上的砝碼是不是足以克服你在婚育期這個障礙,一邊是你的可利用價值,一邊是你處于婚育期,當價值遠遠大過障礙,你有什么可怕?
當然也要碰對老板,我相信有些企業的老板是很計較這個的,就怕女員工結婚、生孩子,所以對育齡女性超級歧視。不過這也不怪他們,生存法則就是這樣,也許這樣的企業本身就經不起一點風吹雨打,當然也不值得留下,誰都有自己的苦衷,找到對的平臺才最重要。
最后關于30未婚女的規劃,首先是女性心態的調整。在這個時期,婚姻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因此丟了整個生活的情趣。該上班要上班,該學習要學習,該鍛煉要鍛煉,該社交要社交,這點男性做的比女性好得多,為什么不趁著沒有家庭的羈絆時,多去體驗這個世界,多做一些提高自己實力,豐富自己生活的事情呢?哀哀怨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同事們都喜歡看到一個心態陽光,熱愛生活,自強自立,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精彩的女性,即使30+、40+又怎么樣?先要學會過好一個人的生活,才能把握過好兩個人的生活;橐霾皇蔷融H,而是一次具有相同價值觀和生活理念的兩個人的相遇。
一份完整的人生規劃不僅僅有職業的規劃,還包括愛的規劃,學習的規劃,休閑的規劃。人生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的課題和任務,你在該完成的年齡段沒有完成,必然也會導致在下一個階段需要先完成遺留的作業,比如婚姻,所以把愛的規劃提高到和工作規劃同樣重要的層次上也是有必要的。
周末了,工作計劃都擱淺一下吧,先完成愛的規劃,把時間都留給家人或者愛人,讓自己做一個不缺愛的女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