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我喜歡什么,別人也會喜歡什么。我討厭什么,別人也會討厭什么。當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時,就換位思考,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問題。也就是,假如我是顧客,我會怎么想。 我生病時,會脆弱,需要關愛,容易被感動。我會害怕,經常有無助的感覺。別人不能深入體會我的痛苦。 我花過很多錢,到處求醫問藥,多年遭受病痛折磨。我希望能解除病痛,希望有人真正關心我,幫助我。 我希望有人能很專業地告訴我該如何做。我希望別人不要嫌棄我,不要嫌我麻煩。希望人們對我有耐心。 建議大家不要去試圖猜測顧客心理,而是用心感受。只要多接觸顧客,耐心地和顧客聊天,當作朋友,當作親人。積累多了,自然能找到規律。 沒有捷徑可走。 天下事,唯真誠不破。以真誠應萬變。 銷售是門科學,是系統。踏踏實實用最笨的辦法一點點做。時間夠了,終有所成。 我注意到史玉柱的成長經歷里有一條:他是浙大統計系畢業。畢業后在安徽省統計廳做過3年的基層調研員。 所以他做腦白金之前,先在江陰組織了一幫老頭老太太,仔細詢問他們假如有一款解決失眠的產品,他們會如何反應。。。 我們對顧客的了解是基于我們深入接觸足夠多的顧客。他做征途之前,自己把市面上的游戲打了個遍,和不下于一萬名玩家做交流,了解大家對各款游戲的反應。前后耗時一年半。然后才招兵買馬開始做游戲。 西方諺語: 壞了顆馬蹄釘,掉了塊馬蹄鐵。折了條馬腿,損傷了匹戰馬。損失名優秀士兵,失敗了一場戰役。輸掉了整個戰爭,滅亡了一個國家。 要學會正確的發問,條理的發問,系統的發問。通過問詢來了解顧客想法和需求,以及對我們的真實反應。 離全國經銷商特訓大會還有兩周時間,請大家深入一線,沉下去。這段時間大家看的越多,聽的越多,感受越多,才能見微知著。參加大會的時候,也會有交流和碰撞的火花,才會有茅塞頓開的基礎。蘇東坡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曾國藩說“大凡天下事,局外吶喊,終歸無益。只有挺贗入局,躬自負責,才有成功之可冀“。 人生是一個過程,只有自己才能讓它豐實。沈從文說:我走過很多的橋,看過很多的云,喝過不同味道的酒。 閱歷來自于眼觀耳聽鼻嗅舌嘗身體意想。 格物才能致知,知行合一才能是真知識。 毛主席繼承了王陽明的思想,寫出了《矛盾論》和《實踐論》終于領導革命成功。到群眾中去!到一線去! 佛祖拈花,迦葉微笑。菩提講法,悟空雀躍。大家準備越充分,前來參加大會的時候才會收獲滿滿。請大家做一個有計劃,有準備的學習者。 我們祈禱上帝賜于我們食物的時候,我們要準備好鍋碗瓢盆哦。 不要以貌取人,看人下菜。這是我們銷售常犯的毛病。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推介產品,要做足鋪墊。我們常犯急功近利的毛病。比如要仔細詢問,深入挖掘顧客需求,我們往往缺乏耐心和細節手段。 格局不是說姿態有多高,思路和觀念有多開闊,比如張總一針見血地指出,沒錢的人才更可能是我們的好顧客。這就是實踐中得出的格局。 一些粗淺的心得與伙伴們分享。還是建議大家多看視頻。學習學習再學習,思考思考再思考,實踐實踐再實踐。功到自然成。 再次敦請各位計劃前來參會的老板,深入一線,沉下去。充分了解店內問題,然后有備而來,滿載而歸。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就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你為什么推不了大單?因為你心里只想著錢,沒有以給患者解除病痛為中心。所以你會心里忐忑:這個金額是不是有點大,顧客接受不了?然后就心虛,推單效果就還好。如果你真心為患者著想,那么,要治好這個病,就得這個方案,就得這么多錢。然后就理直氣壯,自然推單效果好。站在道義的制高點,我們才能真正有感染力和氣場。 好多年前看過的一個故事。重讀還是有收獲。十幾年前,羅蘭貝格的大中華區總裁宋新宇寫過一系列案例分析,其中有個荷蘭自助旅游公司不經意間創業成功的故事。最后他總結道:如果你想成功,就挑一些簡單的、容易把握的事情去做。如果你想挑戰自己的智商,就挑一些復雜的事情去做。 簡單的事重復做,重復的事用心做。 壺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長。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 世間事,小中有大,大中有小。既要抬頭看天,又要低頭行路。 真正的銷售是一個愉快的聊天過程;聊對方的心愿、聊對方的擔憂、聊如何完成對方的心愿、聊如何拿走對方的擔憂。 2、真正的銷售沒有對立的立場,沒有買方沒有賣方。 3、真正的銷售是全心地為對方解決問題。 4、真正的銷售不需要說服對方。 5、真正的銷售彼此沒有壓力。 6、真正的銷售是我們說的是對方想聽的,我們賣的是對方想要的。 7、真正的銷售是充滿價值感和意義感。 8、真正的銷售,事成之后對方會說謝謝。很多人以為,銷售是很艱難的過程。一旦你了解銷售之道,你對銷售的感受會改變,銷售充滿壓力、銷售需要說服對方、銷售很辛苦。我在改變你對銷售的看法,你以為你在求別人,原來是你在做一件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事。你在為對方完成心愿拿走擔憂。簡單地說,你在為對方解決問題。 真正的銷售只有兩個步驟: 第一:用心了解對方的心愿和擔憂。 第二:運用我們的知識、產品和服務完成對方的心愿,拿走對方的擔憂。 銷售最大的收獲: 不是提成多少,不是晉升,不是增加了炫耀的資本,不是完成任務,銷售最大的收獲是:你生活中多了一個信任你的人! 銷售最大的敵人: 不是對手,不是價格太高,不是拒絕你的客戶,不是公司制度,不是產品不好,最大的敵人是:你的抱怨。 只有能夠改變行為的,才叫學習。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改變。 學習的四種途徑:1上學2自學3與別人交流4實踐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有高人指路。 商學院就是和天南地北的高手聚會取經交流的平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窗戶紙,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到合適的人捅破的。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是獨特的,也是有局限的。所以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不亦殆乎“每個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就可以突破這個有涯無涯的問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你的短板或許是別人的長處。你的瓶頸,也許是別人的坦途。一定要走出來,打開自己。開放的系統才是最有效的。 世上沒有比學習更劃算的投資。也沒有比學習能產生更高投資回報的項目。 萬事皆緣,萬法皆緣。廣結善緣,和有緣的人共事,做有緣人的生意。緣在門外,緣在遠方。孫悟空學藝,花了十多年時間走遍東勝神洲,南部澹洲和西牛賀洲才找到菩提祖師。 十幾年前,我從財務轉向銷售管理崗位時,發現一個現象:跨國公司除CEO外,最重要的兩個崗位是財務和人力資源。財務好理解。資金規模大了以后,風險敞口也大,資金安全第一。其次,資金量大了之后,投資、籌資、融資等方面幾個百分點的差異就是巨額數字。但對為什么人力資源管理很重要,很不解。 現在,這個事情就很清楚了:經濟發展水平低,經濟總量小,市場初級階段賺錢很容易的時候,人力資源就無足輕重。因為到處是求職的優秀人才,賺錢容易時對人的要求也不高,公司既使是簡單粗放的管理也能賺到錢。就像張總所說,這種錢是命給的,不是真正靠實力賺取的,是一種機會式的成功。借用互聯網大佬們的流行語來說,就是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但大家發現市場發展到今天,錢越來越難賺了。這時就要拚內功拼實力拚管理拚細節了。 各位老板都是很聰明很有眼光的人。因為你們選擇了一個好項目。為什么?當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選擇行業就很重要了。一定要選擇防御性行業,也就是生活必須品行業,人們非消費不可的。 其次,在實體經濟被京東、淘寶、唯品會這樣的電商擠壓得哀鴻遍野時,我們做為小散戶,只能選擇服務業。因為服務業的地域消費特點決定了它受互聯網影響很小。但也不是完全沒影響。比如河貍家,比如百度外賣,比如滴滴出行等等都對服務業有侵蝕。怎么應對?我們公司的戰略高瞻遠矚,那就是天地人三網中的人網建設。 市場進化越來越高級,勞動力供應拐點出現以后,精細化管理就很重要了。我們要在市場上生存下去,發展壯大,就要靠管理和專業兩大法寶了。這時候,管理水平決定贏利水平,培訓力就是競爭力。別人是深山苦練數十寒暑的高手,我們是游兵散勇,這仗怎么打?請記住,歷史上沒有一次農民起義是成功的,如果勉強算一次的話,是朱元璋,但那個實際上是民族戰爭。農民起義無論聲勢多大,人數如何龐大,都會失敗。為什么?缺乏訓練,缺乏專業。 所謂核心競爭力就是:我們能做的事情,別人做不了。這樣,我們衡量一下,我們達標了嗎?沒達標怎么辦?學習學習再學習! 別人有核心能力,我們沒有。我們要pk別人,靠什么?靠運氣嗎? 請記住,那種閉著眼睛賺錢的時代,那個是個人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請丟掉幻想,冷靜面對殘酷的市場。 公司最大的價值是知識分享,經驗共享。這是我十幾年前就悟透的道理。與各位共勉。 我們常常會提到并且強調“閱歷”“經歷”這類的詞匯。老百姓提起某人,會由衷贊嘆“人家見過大世面!”。為什么經歷、閱歷和見過世面這么重要?因為它們會從根本上改變你的心智、觀念甚至是情商。 普通人的一生,沒有多少見識大世面的機會,這需要機緣。比如奧運會,如果不是在北京召開,普通百姓終其一生都不會有親臨比賽現場觀摩的機會。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他們都愿意坐下來虔誠地聽一聽那些見過世面的人怎么說,那些閱歷豐富的人怎么看? 第一期全國特訓大會,規格高,場面大,氛圍濃。對于我們事業伙伴們來講,絕對是大世面!有少數經銷商可能還在為參會費用糾結。但是,您是否仔細想過?賺錢的秘訣在什么地方?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顧客不購買是因為什么?根源在于不信任,不是錢,也不是其他。不信任的根源在哪里?除了專業知識和我們的態度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你現場溝通的感染力和氣場不夠!感染力和氣場來自哪里?來自你的內心心智模式。這個是很微妙的東西。如果你從內心深處受到真實的感染,確信公司實力強大,確信你從事的是偉大的事業(偉大不一定非得是銷售額達到世界500強的規模才叫偉大,雷鋒沒錢,但一樣偉大。),確信你的產品療效奇特。那么,你在和顧客溝通的時候,才能有氣場,有感染力! 我們的問題,不單單是技能問題,我們必須要看到隱藏在背后的更多深層次的東西。觀念、眼界、格局更重要!只有大氣的員工,才能做成大店,才能做出輝煌的業績。 記得我20多歲的時候,接手一個問題市場,最困難的時候,我要拿菜刀對付上門鬧事的員工。一個人在異地他鄉,哪來的勇氣?因為我相信公司的實力,我覺得自己有強大的后盾。再一個,我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一方。當然,那時候也年輕氣盛[呲牙]。 我有個大學同學,當年沒考上大學,父親下崗,他上的自費,現在年薪百萬。他一直跟我說,學習的投資是最劃算的投資,是投資收益率最高的投資。 我們不是投機炒作產品,擼一把就走。我們是在做加法,做一份長遠的事業,做一個健康品牌。一定要有長線思維,要有戰略眼光。老百姓常講,磨刀不誤砍柴工。因為你刀磨快了,同樣的時間能砍更多的柴,效率就大大提高了,也能賣更多的錢。 全國幾百家店面,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專業知識和店面運營管理、銷售模式、銷售流程、銷售話術培訓,基本相同的市場指導幫扶,為什么單店贏利差異那么大?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們經營不理想的時候,首先說明我們是個外行。外行怎么變內行?當然是學習、取經。 一定要跟優秀的人在一起!跟著蜜蜂找花園,跟著蒼蠅找廁所。你天天和臭棋簍子下棋,你的水平會越來越低。香榭麗的黃總說過一句話“再窮也要跟富人在一起“。你常跟什么樣的人交流,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這就是吸引力法則。 昨天踴躍報名的大多是銷售紅火的店面。猶豫未決的多是經營差強人意的店面。內中奧秘在哪里?我們意識到了嗎?經營困難的時候反思自己了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使是倚天劍屠龍刀,交到一個普通農夫手里也是百無一用。 所有的問題都出在我們自己身上,不在外部。我們自己是所有的因果。 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圣人都要每天學習,我們凡夫俗子更要謙虛好學了。否則,我們就會陷入迷茫、焦慮、抱怨、憤怒中。所有的憤怒本質上都是對于自己無能的憎恨。 功夫在詩外,做好業績的功夫也在某些自己意識不到的地方。行家一看就明白,為什么不主動向行家去請教學習呢? 一個篤信上帝的人遭遇洪水了,他在水中掙扎祈禱,請求上帝來救他。大水把他沖到岸邊。岸上一人手持竹竿大聲喊他抓住。他沒抓,他說上帝會救我的。又漂流一會兒,一根木頭經過他身邊,他也沒抱,他相信上帝會救他。后來,一個漁夫劃船過來讓他上船,他不上,說上帝會救他。最后,他死了,上了天堂,責怪上帝:我那么信你,你為什么不來救我?上帝說:我已經救過你三次了! 強者創造機會,中者抓住機會。弱者會把送上門的機會一腳踹門外,然后怨天尤人。 不管您的生意有多大,財富有多厚。對于您的獨一張店面員工來講,他只看到您的那個店面。他可能會覺得您的店和旁邊的餐飲店、水果店、面包店等沒有多大區別。他們可能不太了解這店里乾坤,這里面有多大潛力,有多少奧秘,有多少可以提升自我的空間。您怎么才能改變他們的認知? 員工的崇高感和遠大目標怎么塑造?在一個他沒看明白的小小店面里,您怎么樣讓他相信那似錦的前程? 前幾年,我一個朋友幫忙負責一個店面。他十年前做藥賺過幾十萬,比我大幾歲。有半年時間,我每周過去。放下背包就開始給他講怎么做。他總不耐煩地說:大道理誰都會講,結果說話。結果,他的店是最差的。人家以前沒做過銷售的大姐負責的店每月都可以賣十萬,他的就在盈虧邊緣。兩年后,他碰的頭破血流才醒悟過來,跟我講:后悔當初沒聽你的話。 別人的經驗和教訓都是真金白銀買來的。 偷雞捕雀都需要舍一把谷子出去。我一不投資,二不學習,三不努力,然后賺錢了。您會不會心理不平衡?是不是覺得沒天理? 之所以說學習是最劃算的投資,是因為別人付出的代價,遭遇的挫折,摸索過程中的艱辛,你都可以避免。我二十多歲剛做經理不久就意識到:公司培養一個經理代價很大。那時候我基本工資二千多。但我想,如果我努力做,一個月能給公司賺幾萬。如果我做的不好,可能一個月就虧幾萬。這一進一出就是公司冒的風險和代價。 為什么北上廣深包括各大省會城市,那么多老板會花錢去聽課?一年掏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學費去聽課的老板會比我們傻?會比我們單純?為什么人家犧牲周末休息時間,花費不菲去充電? 嘮叨半天都是心里話,過來人會明白的。真心想幫大家做好,大家畢竟都投資了,我能理解大家的感受。要做好,一定要找到問題癥結,一定要找到方法。 業績不好的時候。干著急沒用。情緒是世上最沒用的東西,很多時候,情緒往往是拖累。我們一定要看明白,想清楚,做仔細。 士氣和氣場這個東西很微妙。織田信長二十多歲時,今川義元大兵壓境。信長早起舞了一曲敦盛,然后吞下一碗泡飯,出門上馬,帶領四千人在桶狹間大破今川義元的四萬人。 爾朱榮僅靠七千人大敗葛榮的百萬大軍。 項羽破釜沉舟,率5萬人破秦國名將章邯和王離的40萬大軍。 銷售也是這樣,氣場和氛圍對成交量有比較大的影響。 越投入進去就越會發現銷售樂趣無窮,是人生修煉的不二法門,是智慧的源泉。正像60歲的人未必比20歲的人有錢一樣,60歲的人也未必比20歲的人有閱歷,有經驗,有智慧。現實中,許多六七十歲的人很簡單很單純。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們在銷售中享受智慧的樂趣。 店面運營是個系統,核心是團隊。只要有一人做的不到位,就會使顧客體驗下降。0.8×0.8×0.8×0.8=0.41 0.6×0.6×0.6×0.6=0.13 棄小智,遠機巧。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把成功想的簡單些,把做事情想的復雜些,我們就能成功。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做反了。最后,兩者都會發現自己是正確的 正如股市里,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考場。擦肩而過時。互相鄙視一眼,心里暗暗贊嘆:傻逼 剛才和幾位伙伴深入溝通了一下。又加深了一個結論: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會發現,阻礙我們業績提高的主要是觀念和理念。 舉個例子來說,同一個學校的兩個老師,都是本科畢業,都教語文。一個人出去講課,一個課時能掙五六千乃至上萬,家長趨之若鶩。另一位一個課時只能掙二三百。同樣的單位,同樣的學歷,同樣的崗位,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大綱,收入差異怎么這么大?因為一個人講課講不出另一個人的感覺出來。 咱們獨一張經銷商,東三省賣的很好。但大家都知道,東三省現在經濟很差,已經整體塌陷了,老百姓收入不高。所以業績不好的時候,我們說給自己聽的很多客觀理由都是幻象,都是站不住腳的。 理念和觀念的不同,導致后面一系列流程、環節、方法、細節的不同。也就導致顧客認知和體驗的很大不同。比如說,榆次做為一個新店,員工技能和專業知識不可能比老店強很多,做為一個經濟落后省份的地級市,并且是地級市中的中下游城市,是什么導致她們出色的業績?一定是心態、觀念和理念。 比如說,你推單的時候為什么心虛,為什么忐忑?因為你沒有真正從治病救人出發,用心了解和關注患者,并且深入溝通。古代皇帝都要反復強調順天承命,打仗都要講師出有名。為的就是占有道義制高點。我們如果真正從患者需求出發,想著治病救人,解除患者痛苦。那么,你推2萬的單子都會底氣十足,理直氣壯。那種感覺和氣場都不一樣。要相信,人是有感覺,有直覺,有第六感的。銷售本身就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當然,我說這個不是讓大家一上來就推2萬的單子。這個要看火候,要像張總講的,循序漸進。春種秋收,瓜熟蒂落,一切要講時機。 當然,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銷售流程和話術的優劣是基礎。不能偏廢。但這些的源頭都在于理念和觀念乃至心態。 各位家人,我們一定要想著別人比我們聰明,別人社會經驗比我們豐富,別人閱歷比我們廣,別人專業知識比我們強(別人指顧客)。做一個郭靖一樣魯鈍的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習慣是種既很可怕,又很可悲的力量。久而久之,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越來越固化,而歸于固執,或者說是麻木。就像一潭死水,波瀾不驚。只有不停地學習、反思、改變,我們才能煥發新生。否則,我們的生命就會事實上的枯萎了。 當我們年齡越大的時候,越抗拒學習。我們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和勸告,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沿著一條路機械地前行。我們甚至會認為自己很有經驗,早已看穿了一切。我們把自己包裏起來,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其實。世界只是每個人眼中的世界,像盲人摸象一樣。 早安。 新的一天,與家人共勉。 銷售是結果而不是過程。過程中要盡可能淡化銷售色彩。銷售只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不要一開始就想著銷售,就切入銷售。當別人感覺你來的時候目的性很強,對她有所圖,她的抵觸就很正常了。《商道》里林尚沃有句話:所謂生意,不是賺取金錢,而是賺取人心。 銷售是大系統套小系統,大套路中包含小套路的。這個有點像高科技,不是你想創新就能創新的。如果你沒有完整的科研、教育、工業體系配套,你就永遠不可能有科技創新。 木桶理論被人引用濫了。但現實中真正審視自己短板的入不多。因為我們習慣了三板斧闖天下,習慣了捷徑思維,習慣了取巧,習慣了靠幾招小技巧賺錢。 養成全面系統思考和審視工作的習慣很重要。大潮正在退去,今后將是財富和能力回歸的過程。愿您能越來越抵達計劃中的成功彼岸。 當我們做銷售時,是銷售能手。但帶團隊時,或許差強人意。因為對于帶團隊這個水桶而言,銷售技能僅僅是其中的一塊木板。當我們做職業經理人時,績效很突出。但自己做老板時,步履維艱。因為職業經理人也是做一塊或幾塊木板。所以有的人離開平臺之后,成績平平。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