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刺激能緩解第二次的小刺激,人們一開始受到的刺激越強,對以后的刺激也就越遲鈍。也就是說,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這就是“貝勃規律”。實驗表明,人們對報紙售價漲了50元或汽車票由200元漲到250元會十分敏感,但如果房價漲了100甚至200萬元,人們都不會覺得漲幅很大。
在生活中,“貝勃定律”無處不在地操控著我們的感覺。一個新人剛開始工作,兢兢業業地拼命表現,然后熟悉環境后就慢慢松懈下來,大家會覺得這個人很虛偽,前面的表現都是假的,對這個人的人品也提出質疑;另外一個新人,開始就吊兒郎當、不守紀律,連按時上班都不到,但后來突然變好,大家立刻都會覺得他進步很快,其實,前者已經做的工作總量不知道比后者多了多少。同樣,一個小孩對父母的關愛從來不知道感謝和珍惜,但對外人的一點點幫助就感恩不已;一個女人對老公常年累月的呵護從來都不會放在心上,甚至會心生反感,而對其他男人的一束廉價鮮花都激動萬分,最后不惜偷情出軌,這些其實都是“貝勃定律”惹的禍。“貝勃定律”不知操控著我們的感覺,還制造著不少的人倫慘劇。
而“貝勃定律”之所以被稱為史上“最狡詐的管理定律”,是因為它被眾多商家和管理者們廣泛地濫用,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就范。在不久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水價調整方案中,管理者們先是拋出一個很高的調整幅度,然后,再把這個漲幅分解成幾個階梯式的調價方案,這是,人們一定就會選擇一個最低的幅度來接受,漲價的目的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達到了。同樣,因為人都有占便宜的心理,在商業社會中,商家為了把一些積壓滯銷的產品盡快推銷出去,買牙膏送牙刷、買鍋送碗的游戲就被商家們玩得淋漓盡致,消費者不只不覺得自己上當,反而還覺得自己占了很大便宜,商家之狡詐由此可見一斑。
此外,“貝勃定律”還被企業在人事變革過程中大量運用,一家公司要想趕走被視為眼中釘的人,應該先對與這些人無關的部門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變動或裁員,使其他職員習慣于這種沖擊。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變動和裁員時再把矛頭指向原定目標。去年的網上盛傳的美的和BYD大幅裁員案例就是如此,企業先爆出大裁員的消息,讓員工們先接受最大的心理沖擊,然后慢慢地鎖定目標一個個進行操作,將本來可能出現的危機和糾紛消化于無形,這其實就是對“貝勃定律”的最好運用。
其實,貝勃定律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商業智慧,只是對人性的一種利用而已。所以,要想不被人利用,人們就必須理性的面對事實,尤其不要隨意去憑感覺論事,在生活中理性更要永遠都要強于感性,否則,你將有可能變成一個待罪之羔羊。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